top of page

加息和縮表行動對股市的影響

  • Writer: MarketFF
    MarketFF
  • May 11, 2022
  • 2 min read

上周議息會議,聯儲局一如預期加息半厘;並宣布於六月開始啟動縮表行動。近兩日美股表現大上大落,主要股指日波幅動輒達3%以上。究竟從歷史角度看,聯儲局啟動加息和縮表政策後,往往對股市隨後的表現有多大影響呢?


附圖1是計算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聯儲局5次啟動加息周期前後100周,納指表現的中位數,可見在開始加息前約25-100周,納指多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勢。這情況不難理解,經濟熾熱聯儲局才有加息的需要;在經濟逐步變得熾熱前(即宏觀經濟面持續向好),股市往往都有不俗的表現。不過,臨近加息至開始加息前後約20周,股市走勢變得十分反覆,甚至啟動加息行動初期,出現近一成的跌幅;相信這與加息因素影響市場氣氛,進而對股市構成壓力所致。


當市場適應加息的因素後,納指在隨後至100周的表現,卻反而反覆造好。這也不難理解,加息周期往往要延續一段較長時間後股市才有壓力,初期股市在宏觀經濟面仍然向好情況下仍有不俗表現。


那麼縮表(Quantitative Tightening;QT)的情況又如何?聯儲局6月開始縮表,最初階段規模為每月475億美元,三個月後將增加至950億美元。這個縮表行動,從之前3次的縮表角度看,又是否會對股市構成壓力呢?


2008年金融海嘯後至今,聯儲局實施了四輪的量化寬鬆(QE;包括2019年至今的QE4);在之前三次QE政策完結、並啟動QT時,標普500指數在隨後300個交易日(或啟動另一輪QE前,以較先者出現為準)的表現,可見走勢不是出現較具深度(一成以上)的回調,例如,QE1和QE2完結後初期,便是表現反反覆覆,期內最大升幅亦在約5%左右範圍內(圖2)。


換言之,從聯儲局QT角度看,明顯對股市的影響較加息來得更大。相信這是因為聯儲局縮表行動,對銀根(亦即貨幣供應)影響產生立竿見影所致。反之,加息只是令借貸成本上升,進而削減市場流動性,惟這收水方法來得較為緩慢。


無論如何,在聯儲局積極加息及QT雙管齊下,市場流動性料將急速抽緊;料將加大美股的波動性,甚至令其走勢出現不輕的壓力。


圖1:

圖2:


Comments


©2018 by AAflows

  • Facebook - Grey Circle
  • Twitter - Grey Circle
  • G+ - Grey Circle
  • YouTube - Grey Circle
  • Pinterest - Grey Circle
  • Instagram - Grey Circl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