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市場風險胃納開始收縮?
- MarketFF
- Aug 22, 2021
- 2 min read
讀者若有留意近期避險資產,包括,黃金、美債、日圓和美元等近期的表現,不難發現整體走勢頗為堅挺。自8月9日至今,這些避險資產少有地、一面倒都錄得升幅,顯示投資者的風險胃納、即對風險資產的投資取態,出現某程度的收縮(risk off)或變得保守(圖1)。
事實上,由17種對市場風險胃納變化敏感資產編制而成的風險胃納指數,可見踏入七月後開始呈反覆下滑至今,引證目前市場/投資者risk off的狀態(圖2)。那麼,是甚麼因素促使投資者在投資取態上變保守呢?
新冠疫情的發展,或許其中之一合理解釋。附圖2下半部份為全球新冠疫情新增確診數字(7日移動變化),踏入今年開始,不難發現市場的風險胃納變化,與疫情確診數字愈來愈趨密切。具體而言,今年初確診數字上升令風險胃納升勢減慢;到踏入第三季確診數字再度回升,這回市場風險胃納便出現更明顯的收縮。
這或許不難理解,今年初疫苗開始節種,儘管當其時確診數字回升,市場對經濟前景仍然充滿樂觀氣氛。然而,隨着病毒出現變種,加上已接種疫苗人仕都同樣再度受到感染,開始令投資者擔憂全球確診數字上升,會再次令經濟前景蒙上陰影,遂令市場風險胃納出現收縮。
無論如何,港股、以至環球股市短期後市發展,要留意市場風險胃納有否進一步收縮的情況,而這很大程度上是繫於疫情發展會否繼續惡化。
圖1:個別風險資產表現

圖2:風險胃納指數與新冠疫情確診數字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