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港股五窮六絶七翻身周期現象

  • Writer: AAFLOWS
    AAFLOWS
  • May 8, 2021
  • 1 min read

每年踏入5月後,香港投資者多了討論恒指“五窮、六絶、七翻身”的周期現象,顧名思義,是指恒指(港股)於每年5月開始下挫,6月跌勢加劇,惟踏入7月出現明顯反彈。從歷史數據角度看,又是否如此呢?


筆者因應“五窮、六絶、七翻身”的說法,編制了兩個模擬組合,從過去三十年恒指歷史數據,驗證這個周期現象是否成立。模擬組合具體操作如下:組合一是於每年五月和六月建立恒指淡倉,即沽空恒指,並於六月底平倉。模擬組合二是在每年七月持有恒指好倉,並於七月底平倉。若然“五窮、六絶、七翻身”的說法成立,可以預見這兩個模擬組合將可有不俗的回報。


從附圖可見,若然五月和六月造淡恒指,過去三十年組合一累積虧損18.4%,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約為-0.67%;贏面(winning percentage)亦只有53%,即獲利機會只是一半半。反之,投資者若於“七翻身”的七月買恒指(組合二),30年累積回報率約六成,CAGR%則為1.6%,以單月回報率計尚算不俗;而且這策略的贏面達62%,即30年裏有19年可以獲利。


由此看來,根據過去三十年的廻溯測試結果,顯示恒指五窮六絶的說法似乎並未獲得數據支持;反而,七翻身的可信度較高。換言之,於七月份入市博恒指反彈,似乎有較佳的值博率,相較五、六月沽空恒指更是有利可圖。


圖:


Comments


©2018 by AAflows

  • Facebook - Grey Circle
  • Twitter - Grey Circle
  • G+ - Grey Circle
  • YouTube - Grey Circle
  • Pinterest - Grey Circle
  • Instagram - Grey Circl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