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終極死亡交叉訊號
- MarketFF
- Aug 29, 2021
- 2 min read
本欄早前透過廻溯測試(backtest),剖析金價發出死亡交叉訊號(即50天移動平均線由上而下跌穿200天平均線)後的表現。本周一(23日)恒生指數剛好亦發出歷年第30個死亡交叉訊號(註:香港股民把死亡交叉的定義為50天移動平均線跌穿250天線);究竟恒指發出這訊號後,是否意味後市發展必然向淡呢?
其實,從歷史表現角度看,死亡交叉並不是一個可信(或可靠)的訊號,因為觀測1973年至今29次訊號(不包括今次發出訊號),可見發出死亡交叉訊號後,統計恒生指數期間(即再發出黃金交叉訊號之前)的最大跌幅,可見大致分為兩組,分別是期間跌幅達一成或以上,以及跌幅少於一成(圖1)。
至於,出現次數方面,都係一半半(14對15次)而已,即有約一半機會,恒生指數出現死亡交叉後,期內最大跌幅少於一成(筆者定義這些號號為「誤鳴」)。而且更值得留意的是,在這15次死亡交叉訊號中,更有多達10次,即約3分之2的比重(或佔整體死亡交叉訊號約3分之1),期內的最大跌幅是少於1%。換言之,出現死亡交叉訊號後,約有三分之一機率恒指差不多見底。
出現如此反差情況並不難理解,因為當恒指出現死亡交叉,其實代表指數已出現一輪下挫,即累積了一定跌幅。就像今次恒指剛發出的訊號,指數已由今年2月18日31183高位累積下挫約兩成,走勢上已頗為超賣,出現技術反彈亦相當合理。
事實上,筆者透過過去三十年恒生指數數據作了一個廻溯測試(backtest),假設出現死亡交叉訊號後,買恒生指數或盈富基金,並且持倉1-50個交易日,可見這策略全都可以錄得正平均回報,且贏面大部分都可達到七成或以上的頗高水平。換言之,恒指出現死亡交叉後,短線建恒指好倉似乎更有「錢途」(圖2)。
當然,要留意的是,恒指完成超賣反彈後,其實都有一半機率這個訊號是「真鳴」,意味恒指發出訊號當日起計(25109點),還有不少於一成的下跌幅度。至於,今次死亡交叉訊號屬「真鳴」?還是「誤鳴」?從最新大市指標角度看,整體表現還在轉弱中,初步來看,似乎屬後者的機率較高。
圖1:

圖2: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