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高沽空成交比率對後市啟示

  • Writer: MarketFF
    MarketFF
  • Sep 4, 2022
  • 2 min read

近期港股沽空活動異常活躍。僅是今個星期(截至1/9)四個交易日裏,沽空成交比率全數高於兩成以上(註:沽空成交比率是所有沽空成交額佔整體港股成交額百分比);年初至今,已出現過22次類似的記錄。而且,於周二(30日)沽空成交比率更攀升至22.9%,更創有沽空記錄以來新高水平。


從歷史角度看,沽空超過18%已算偏高;而今年密集地出現兩成以上沽空比率,更屬統計上少見。事實上,在2021年或之前,只曾於2020年出現過一天沽空達兩成以上而已。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若觀測近幾年沽空比率的變化,可發現比率大致呈反覆上揚的趨勢(圖1)。背後的因由,或多或少反映過去一年半以來,恒指/港股走勢持續積弱,遂吸引投資者/投機者造淡;故此,踏入今年後,沽空活動明顯熾熱也十分合理。


那麼,沽空高是否意味後市看淡,大市將會出現下瀉呢?


其實,沽空比率很多時是一個短期相反指標(Contrarian Indicator)。沽空活躍,反映不少投資者看淡後市、積極造淡;惟從歷史角度看,沽空活動異常熾熱時,雖然不一定代表這班投資者看錯後市,但往往多會先迎來一段夾淡倉的走勢(當然,間中走勢亦有出現轉向的機會)。


附圖是統計今年初至今,當沽空比率達兩成以上時,在隨後十個交易日內,恒生指數期內的最大升幅。從附圖可見,當出現高沽空時,恒指在十個交易日內大部份時間都錄得不俗升幅,平均3.35%;最多高達13.4%;只是在五月初時,當時市況表現分覆,令出現高沽空比率後,恒指在十個交易日內錄得-0.4%和-1.1%的虧損(惟幅度不算大)。


此外,值得留意的是,如前所述,恒指間中在夾完淡倉後才會出現明顯的下瀉,例如,今年1-2月期間。無論如何,近日港股再次出現高沽空成交比率情況,慎防短期同樣出現短暫夾升走勢。



圖1:



圖2:




Comments


©2018 by AAflows

  • Facebook - Grey Circle
  • Twitter - Grey Circle
  • G+ - Grey Circle
  • YouTube - Grey Circle
  • Pinterest - Grey Circle
  • Instagram - Grey Circl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