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港、美股市的4月周期表現

  • Writer: AAFLOWS
    AAFLOWS
  • Apr 10, 2021
  • 2 min read

不經不覺已踏入2021年第二季度;美國投資者有一個慣常說法,就是Sell in May and Walk Away,代表踏入5月後的半年,美股的表現會相對地較差。香港投資者則有另一個類似的講法,就是「五窮、六絶、七翻身」,意味港股每年五、六月的表現都是較弱。換言之,共通點都是預示踏入每年5月後,股市的表現將會較為不濟。


姑且暫先不考究這些“市場智慧”是否成立,或有否實質數據支持;惟不知是否因為5月大限將至,一個明顯的周期現象,便是每年4月份美股和港股的指數,傾向有突出的表現。


根據過去25年的統計,標普500指數於4月份平均表現為升2.4%,上升比例達80.8%,即25年裏的4月份便有20年可以錄得升幅;兩者都是所有月份表現最佳的月份(圖1)。這周期現象亦見緒其它美股股指上,例如:道瓊斯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等,只是程度上稍有不同。


至於恒生指數方面,都有類似4月表現強的周期表現;於過去25年,恒指於4月份平均升幅和上升比例,分別達3.0%和80.8%,同樣屬表現最佳的月份(圖2)。由此可見,若從股市周期表現角度看,本月美股和港股主要股指錄得升幅的機率不輕。不過,須補充的是,以上的統計只是反映過去一段時間標指和恒指有頗強傾向性於四月份表現較佳,惟這並不一定代表個股都有相類似的周期表現。策略上,投資者或可考慮於本月持有追縱標指和恒指ETF,例如:SPDR S&P 500 ETF (SPY)或盈富基金(2800),甚至一些帶有槓桿的相關ETF,如Direxion Daily S&P 500 Bull 3X Shares(SPXL)搏取指數短期進一步造好。


圖1:


圖2:


Comments


©2018 by AAflows

  • Facebook - Grey Circle
  • Twitter - Grey Circle
  • G+ - Grey Circle
  • YouTube - Grey Circle
  • Pinterest - Grey Circle
  • Instagram - Grey Circl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