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絶月不宜看得太淡
- MarketFF
- Jun 3, 2023
- 1 min read
港股有「五窮、六絶、七翻身」順口溜的說法;意指五、六月表現將十分不濟,到七月才會出現較強勁的反彈。在剛過去的五月份,港股可謂應驗了“五窮月”的說法。恒生指數、國企股指數和科技指數在整個5月,分別下挫8.4%、8.0%和7.0%,跌幅頗為驚人。來到6月,港股的表現又會否再應驗“六絶月”的講法呢?若從周期表現角度看,恒指於六月份的表現,或許不宜看得太淡。
根據2000年至2022年恒生指數的按月表現,可見於6月份的平均表現大致持平,只是微升0.1%(圖1);而且更重要的是,上升比例(不是下跌比例)約達6成,即23年裏有14年錄得按月上升(不是按月下跌)。換言之,從超過20年的按月表現來看,恒指於六月的表現不太「絶」。再者,恒生指數於剛過去的五月份錄得8.4%跌幅,自1970年至今逾50年歷史中,排名第八位表現最差的5月份,意味市況已呈一定程度的超賣,再大幅下挫的壓力或多或少已有所緩和。
事實上,從1970年至今,恒生指數於5月和6月份按月表現集散圖(scatter plot)可見,若然恒指5月份按月跌幅達5%或以上,恒指有七成二機會於6月份錄得升幅,表現中位數為+4.4%(圖2)。
簡言之,從超過20年恒指的按月表現,抑或歷年恒指於5月份錄得超過5%較大跌幅隨後6月份的走勢,都不算太弱。由此看來,六絶月不宜看得太淡。
圖1:

圖2:

Comments